具象机制与抽象机制 对于任何一个运行于电子平台的游戏,我们都需要借助输入媒介的力量才能够影响虚拟世界,例如在街机上进行格斗游戏之时,玩家需要摆弄街机的摇杆、按钮才能够触发虚拟角色执行格斗动作。玩家在输入媒介上进行的动作和虚拟角色的动作存在着一定关联,这个关联便是游戏所规定的操作方式。 在很多游戏当中,玩家的真实动作和虚拟角色的动作存在很大差别,例如在《超级玛丽》当中,马里奥作为虚拟角色,其“跳跃”动作对应的是玩家“按下键盘空格键”的真实动作。我们通常将虚拟角色的动作称为“游戏机制”,并将执行频次高的游戏机制称为“核心机制”。 再次以《超级玛丽》为例,游戏机制包含“跳跃”、“移动”、“杀死怪物”等等,而核心机制则是“跳跃”,毕竟该动作相对于其他动作而言,被触发的几率更高。观察玩家进行游戏的过程,为了触发马里奥进行跳跃,玩家必须按下电脑键盘的空格键,因此在完整的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玩家会反复多次按下空格键,因此对应于马里奥“跳跃”的玩家真实动作“按下键盘空格键”成为了玩家在现实空间当中执行频次多的动作。 于是,我们可以将“游戏机制”拆分为“具象机制”和“抽象机制”两个概念:“具象机制”形容玩家的真实动作,例如“点击手机屏幕”“按下电脑按键”等等,它是非常具体的,依赖于媒介的,对于旁观者而言,他们能够知晓如何进行这款游戏;“抽象机制”则形容虚拟角色的动作,例如马里奥的“跳跃”,虚拟赛车的“漂移”,它之所以是抽象的,是因为其独立于媒介,当旁观者观看到虚拟角色执行这些动作之时,他们并不能够直接想象出玩家的真实动作,即不能够立刻获知这款游戏是如何玩的。 双重挑战 在很多游戏当中,当玩家触发具象机制之时,即立刻命令虚拟角色执行了抽象机制,例如在很多二维射击游戏当中,按下“WASD”即立刻控制虚拟飞机的“上下左右移动”的动作,点击鼠标左键之时也立刻触发了“发射子弹”的虚拟动作。在具象机制和抽象机制之间,不存在任何挑战,游戏的唯一挑战在于为了达到游戏目标而思考何时何地触发何种抽象机制上。 然而双重挑战型游戏却存在着一个在可玩性方面的隐患,游戏本身为玩家提供了一个灵活应变的环境,玩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触发抽象机制,然而双重挑战型游戏的底层挑战却使得游戏的灵活性大幅下降,因为每次为了触发抽象机制,玩家还需优先攻克一层挑战,底层挑战同时扮演了束缚玩家的角色。不过制作精良的游戏能够将高层挑战和底层挑战进行完美的配合,使得玩家反而能够沉浸于自由度被一定程度约束后的另一种可玩性体验当中。 复合机制 与双重挑战不同,复合机制在于触发具象机制之时,不仅仅执行了一种抽象机制,而是同时触发了两种。 总结 机制、挑战与目标是游戏当中为核心的三个元素,不过游戏的框架也并非只有单一机制、单一挑战与单一目标互相链接的形式,实际上,双重挑战与复合机制的特点存在于非常多个游戏作品当中,它们呈现了三个游戏核心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也为玩家营造了更具特色的“玩”的体验。 via:indieno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