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老瞿的游戏冷话 1、头脑风暴 游戏开发是创意行业,当然需要大家一起来创意。于是乎,许多公司都视“头脑风暴”为成功发源地。真的如此?游戏行业发展到今天,哪有什么“一个非常牛逼的想法”,“一个非常好玩的设计”,“一个天才的游戏创意”。凡是你能看到的都是无数游戏体验和制作经验的累积乃至升华,或者是对其它游戏的借鉴和修改。你指望参差不齐的人员带着形形色色的思想参加一个会,就能有所创造?扯谈。 张三丰给张无忌讲太极拳的时候,要旁人插话讨论吗?也就杨逍殷天正略懂了些。 张三丰写书法悲愤中创造了一套武功,也就铁钩银画张翠山能领悟,你叫清风明月谷虚子试试? 有效的头脑碰撞必须建立在互相能力接近的基础上。对于一个项目,参与者必须对讨论的方向,对应的实例非常清楚,讨论时主题明确,思路明晰,即要快速得出结论,也要敢于推后决定。参与者的高度决定讨论的深度。 肯定有人会说:讨论会收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是吗?性价比太低了吧!那叫做“时间风暴”,大量的时间都被浪费了。时间就是金钱,朋友! 2、民主投票 制作游戏靠团队,团队融洽重要。 游戏是大众玩的,大众观点很重要。 于是乎,我参加过一次神奇的会议,这样的会议依然在很多公司上演者,看似非常民主的方法。 领导邀请十名大众玩家,十名制作人员以及十名非游戏部门人员,讨论游戏,并且投票。 比如:大家认为此IP该怎么做?投票决定。 比如:这张原画设定是否符合?投票决定? 比如:游戏需要生产的系统吗?投票决定? 比如:游戏是偏休闲偏重高端?投票决定? 拜托,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好不多 游戏制作决策过程中,少数服从多数,那就是和稀泥。在游戏制作中搞投票就是怕担负责任,做游戏就是平衡,取舍,决策,拍板。拍板的目的是快速得出结论并予以实行,肯定有错的,谁决定的谁负责,还能杀了负责人不成?简而言之,听专家,听负责人的。 游戏团队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投票决定:那就是和游戏制作无关的事情,比如团建地点,吃什么! 3、集思广益 据说“真理越辩越明”,于是,大量游戏从立项到过程都会有这样的会议,煞是热闹,我们摘录一段: 我认为游戏是不需要背景的。 什么,别说魔兽世界,你知道阴阳师吗? 俄罗斯方块有剧情吗?约翰卡马克说过…… 我觉得不是要不要剧情,而是剧情写的好不好! 写的好有什么用,这里有人看剧情吗? 我看剧情的! 你能代表全部玩家吗?你是专业人员。 我不能代表,你能代表吗? 别吵,我们既然套IP,按IP走故事。 拜托,玩家对IP很熟了,我们要翻新下。 必须严格按照IP,否则玩家不接受。 你要全按IP改编,泛用户能看懂吗? 我觉得改编主要是美术,看原画。 这画面非IP玩家会喜欢吗? 我认为这张原画不符合实际? 为什么要符合实际,关键是要好看! 实际就是符合游戏背景! 游戏关键是好玩,部落冲突有背景吗? ……………… 一天就过去了 ………… 一夜又过去了 制作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总结全文:一句话,有效对等的头脑风暴,负责人一言堂来决策,别扯谈。 |